岩井俊二:《情书》创作缘起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情书壁纸 岩井俊二超清 岩井俊二:《情书》创作缘起

岩井俊二:《情书》创作缘起

2024-07-14 10:17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十二三年前有段影迷碟友与盗版商的蜜月期,几个品牌的盗版D9做得比正版还认真。 准确说是比国内正版认真多了,品质向国外原版看齐,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,针对国内影迷做了优化。

比如这张《情书》,原版因为带了DTS音轨,整张D9已经塞得非常满。国内盗版商又加入了国语和粤语配音,使容量超出了一张碟的负载,只好把正片切成两段,分成一张D9 + 一张D5。 这样一来容量又有富余,为了增加附加值,把原声CD采集成wav格式作为文件放到D9里面,所谓一网盗尽。

内页上印满文字,应该是某本台湾电影杂志(或者专题书籍)刊载的导演岩井俊二谈《情书》的创作缘起。盗版商把它找来也是用心了。

岩井说《情书》的故事完全脱胎自村上春树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因为彼时村上正在中国旅行,也顾忌着拿不到版权,只好退而求其次,把原故事做点转变,变成了内核相似的另一个故事。

其实这真是好事。 电影要是直接买了版权直接叫做《挪威的森林》,便有种天然的左右为难,原原本本照着小说拍,会有人说“那我直接读文字好了”,还破坏了文字的想象空间;或大或小做些些改动,原著党依然未必买账,而且改编效果也未必比原著更好。 2010年那部同名电影,评价就不高。 像岩井俊二这样把小说留给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拍成另一个故事,反而更好发挥——当然这也得看编剧导演是谁。

总之这部不是《挪威的森林》的“挪威的森林”,成了90年代日本电影的代表作之一。

把两页文字OCR成文本贴出来,方便阅读——本来繁转简也简单,但对岸遣词用句到底不同于大陆的使用习惯,还是保留繁体,让形式与内容对应。

《情书》創作缘起(節錄) 

岩井俊二

1987年,村上老師的《挪威的森林》正式發行,那年我24歲,正跟書裏的主角渡邊差不多年纪, 因此生活裏也有很多的困惑。像其他年青人一樣,我開始瘋狂的迷戀書中的一切,心想如果自己也有直子和綠子這樣的女孩子在身邊多好(笑)……

1994年,我剛拍完《愛的摘鄉》,開始一愁莫展地醞釀下一部作品。可是寫個什麽劇本好呢?我已經三十歳了, 打算趁自己還拖著二十歲年紀青春記憶尾巴之時,拍一部類似青春片的束西。一部讓全國少男少女流乾眼泪,能留在人們記憶裏的漂亮東西。

恰巧在這時,我的一個好友要賈本書给他的女友作生日禮物,於是我就被拉了去逛書店。上上落 落累得要命也不知道選什麽好,於是就詢問店員:現在年輕人流行看什麽書啊? 那位小姐微笑著 説:如果是送给女孩子的話,還是《挪威的森林》吧! 很好賣的呢! 呵呵,你能猜到我們俩有多驚訝! 没想到我們的青春到現在還歷久不衰! 於是我們就各買了一本,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…… 

後來我聽説《挪》的總銷量突破了500萬册,即是説平均毎20幾個人手裏就有一本,而且社會上興起了所謂的村上春樹熱潮,研究論文一大堆,於是我就有點蠢蠢欲動了——能不能把它改编成電影呢?

可惜那時村上老師正在中國的内蒙古旅行,没法商量版權的事,何况將小説搬上銀幕的提議也不簡單,可老師總是説:那是不可能的,誰都辦不到,因爲那是我在腦袋裏淋灘盡致勾勒出來的。 (笑)於是我就像一休一樣在腦袋上劃了幾個圈兒——就這樣吧!

我的做法是參考《挪》中的設置而又盡量不露破綻。

首先確定的是影片的主题:死亡與再生。你還纪得書裏的那名句吧?(嚴肅地)死亡并非生的對立面,而作爲生永存的一部份。當時村上老師自行設计的紅綠兩色封面也與之暗合,上卷使人想到血的紅色,代表生之世界;下卷使人想起蒼郁森林的绿色,象征死之世界。而兩卷腰封顔色則完全相反。但是我一直對老師的灰色處理耿耿於懷——那麽好的幾個人,爲什麽结局都是绝望的呢?於是我暗下决心,片子的基調一定要樂觀向上一點。進而想到用纯潔的白色作底色,象征一種靈魂的安詳和超脱。

主題定了, 就輪到題材。這簡單,既然老師都在腰封上的廣告詞説「這是村上春樹百分之百現實主義的戀愛小説」,那我就在影片的海報上説: 「這是岩井俊二百分之百浪漫主義的戀愛電影」! (笑)其實愛情只不過是個觸媒,也可以看成是我把自己推銷给觀衆的小把戲。

接下來,就輪到出場人物了。 首先確定的是類似《挪》中木月,直子和渡邊那樣的三人幫,即藤井樹、博子和秋葉。怎麽樣?經我提醒才恍然大悟吧?木月和藤井都是一開始就死去的家伙,一個自殺、一個山難,兩人都留下可憐的傷心人,一個直子、一個博子;當然遺有試圆拯救她們的 男生,一個渡邊、一個秋葉。三人都是經常碰頭的好朋友。

至於主角,我没有選擇類似渡邊的秋葉,而是那個博子。因爲我强烈地希望能换個角度説故事, 我想讓博子有一個光明的结局,而不是走上直子的自殺之路。

現在可以對比一下《挪》中的主角渡邊和影片中的主角博子。首先,兩人都被一種滑向死亡的力 量,一種内在的連系所拖累。前者披精神受創的直子困擾,俊者被未婚夫死纏,兩者都未能將内 心的纯真分化出來,未能找出成熟的方向。其次,兩人都通過與她們有親密關系的异性而與接觸現實,那是一種對外在的連系。前者遇到了活潑可愛的绿子,俊者遇到了正直寬厚的秋葉。記得村上老師曾公開自己的創作秘密:「爲了保持平衡而需要一個離心性質的因子,那便是绿子」, 本著同樣的思路,我在秋葉身上引入了绿子的活力,不過不是「剛剛迎著春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」罷了(笑),男人嘛! 總之,就是要達成離心力和向心力,積極的力量與消極的力量相待不下的效果。

在《挪》中,第四個重要的人物是直子的朋友玲子,她是幫助渡邊重新站起來的關键人物。小説最後,她對渡邊的一番話啟發了我: 「假如你對直子(男藤井樹)的死懷有一種類似創痛之感, 那麽就把這種創痛留给餘下的人生,在整個後半生中去體會。如若可以的話,那就要從中學習, 不過绿子(秋葉)則另當别論,你要和她去尋求幸福。你的創痛與绿子無關。如果你還是要傷她 的心,勢必會導致無可挽回的後果。因此,盡管你可能心裏雞受,也遺是要堅强起來,要再成熟 一些,成爲大人。

相應的,我也要在片中設置一個幫助博子的第二人選,且要和男藤井樹有千絲萬縷的聯系。思來 想去,終於有了女藤井樹的雛形,進而靈機一動,把男藤井樹一分爲二如何?想想兩個一模一樣的女孩子愛上同一名男生,其中一個又和男生同班兼同名同姓,這確實是個絶妙的構思。就這樣, 片中的四個主要人物便整齊地站在我面前了。 男藤井樹是木月、渡邊博子是直子和渡邊升、秋葉是绿子,女藤井樹是玲子,就是這樣了!

當然,我也有考慮在片中加入幾支懷舊歌曲,像''Norwegian Wood"那樣非常有象徵性的,平静、憂傷,而又令人莫名沉醉的歌曲。但最後出於故事本身的戲劇性考慮,我决定用一個實體代替音樂, 就是那本學校圖書館裏的《追憶逝水年華》。 《挪》的人物不是都愛彈結他嗎?那我就讓我片中的人物擺弄這本書,由此生出一些细腻的效果來——當然也有麵懷七年前的我的意味。 

通過往來信件把博子和阿樹聯系起來,確實也是受了 《挪》的啓發。我覺得《挪》中關於信的描 寫非常優美。好像有這麽一段吧——「這年春天我著實寫了好多信。每周给直子寫一封,给玲子 也寫,還给绿子寫了幾封。在大學教室裏寫,在家把〈海鷗〉放在膝頭俯著桌子寫,間歇時伏在 意大利飯店的餐桌寫。簡直就像通過寫信來把我幾欲分崩離析的生活好歹維系在一起。」這不就 是博子的狀態嗎?片名《Love Letter》一方面是商業考慮,另一方面也確實是片中一條重要的線索。 

村上老師曾説「現代小説家必須有點超越現實主義」,并説要以自行准備的「超自然的」、「幻想的」等關鍵字眼爲催生劑來進入「非現實世界」。 《挪》中現實與幻想互連互融的記述,想象的自我運動,亦即幻想、夢想、白日夢的悄然插入及刻意操作,無不營造著這種將虚構現實化的神秘氣氛。比如直子所住的深山療養院即是「完全的神話世界」;再比如 「山中陰界」第一夜, 募然醒來的我發現直子正跪在枕邊地板上凝視我的眼晴。直子的瞳孔异常清激,「幾乎可以透過它看到對面的世界 。稍頃,直子脱去睡衣。那沐浴月光的裸體化爲完美到甚至使我「感覺不到一絲性的亢奮」的藝術品,第二天「我」又無法確定昨夜看到的是真實遺是虚幻。

作爲一個導演,我同樣覺得多少來點unreal是錦上添花的藝術手段。就《情書》而言,觀衆可以看到風吹起圖書館的白窗簾,後面的藤井樹突然不見了, 窗簾落下之後,他却還好端端的站在那裏讀書;再比如女藤井樹騎車掠過,站在秋葉車旁的博子輕聲唤了句「藤井小姐」,於是阿樹刹車、 回頭,先是一個博子站在那裏的鏡頭,緊接著陌生的人群從四周蔓延開來,將博子淹没,於是阿樹一臉茫然,左右四顧。好多fans熱烈的討論阿樹到底看到博子没有,其實這是我妙筆生花的惡作劇,管它看到没有?我只不過想表達一種咫尺天涯的錯過和迷失。

以上就是電影《情書》的創作绿起。也許有人會説原來岩井俊二是騙子」也説不定呢(笑)。 無論如何,謝謝廣大影迷多年來的支持! 更要感謝村上老師和他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那麽美的文字和青春。

等到自己真的来到片中老宅现场,房屋早已拆了,矗立雪中,回响只在心头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